奏响向新而攀最强音——第三十一届中国兰州投资贸易洽谈会走笔
雄关风正劲,奋楫正当时。第三十一届中国兰州投资贸易洽谈会如约而至。
甘肃国际会展中心,嘉峪关馆中央展区,全长2.4米的运-20飞机仿真模型雄健而立,见证着酒钢公司成功攻克因瓦合金国产化“卡脖子”难题艰辛历程和不凡成就;精细陈设在展台上的0.05毫米铝箔产品,见证着酒钢铝产业链条延伸的不朽传奇;自主研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锌铝镁镀层板带产品,让酒钢集团一举打破了国外企业对该类产品的技术垄断和市场垄断……加快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酒钢集团毅然扛起打造发展新质生产力重要阵地的使命。
招商引资签约现场,“108个签约项目”“ 572.2亿元签约金额”“4个10亿元以上项目”“16个1亿元以上项目”“签约项目数同比增长38.5%”“合同项目签约金额同比增长12.8%”……喜人的数字,见证着铿锵向前的坚实步履;强劲的托举,昭示着活力无限的潜能支撑。
大气铺陈的精彩作答,再一次将嘉峪关雄健豪迈地刻写进“向新而行、转型发展”的壮丽征程,再一次印证了嘉峪关毫不动摇地坚持“走出去、引进来”之策的不凡之力。
“招商引资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举,项目建设是实现追赶超越的决胜之策。”深刻的洞察、准确的判断、力行的决绝,为嘉峪关主动作为、勇立潮头、赢得胜势标定了航向、指明了路径。
这些年,聚焦“三个500强”、头部企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嘉峪关不断创新招商引资方式方法,促成了一批重大项目落地实施,为高质量发展蓄积了强大的势能。
历史,总是阶段性和连续性的交响。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情,方向性的把控、前瞻性的谋划必须做到头脑特别清醒、心中特别有数、行动特别有力。
“无论形势怎么变、经济结构怎么调整,工业始终是我市发展的压舱石和顶梁柱,工业稳经济才能稳。”溯源追根,强工业必须强产业、强产业必须抓招商、抓招商必须强链条。
按照延链补链建链强链的产业发展逻辑,嘉峪关深刻地认识到:“必须围绕传统产业延链、新兴产业强链、未来产业建链,紧盯产业链关键环节和缺失环节开展精准招商。”
方向明则思路清,目标明则步履坚。
本届兰洽会嘉峪关重点签约的项目可见一斑。拿钢铁及装备制造产业链项目来说,签约10个,签约金额61.5亿元。61.5亿元,仅次于新能源及装备制造产业链项目208.4亿元的签约额,可见“老家底”的分量和地位。
不过,“此家底”已非“彼家底”。再看刚刚签下的英斯特年产12GW镀锌铝镁钢制光伏组件边框生产基地项目。毫不讳言地说,它已成为嘉峪关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的“2.0版”甚至“3.0版”。这样的产业落地,无疑代表着新的朝阳、新的未来。
从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角度讲,传统产业的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本身就代表着产业的未来。
“公司将携手酒钢集团共同推动锌铝镁钢材在光伏行业中更深度、更广泛、更大规模的应用,努力建设中国镀锌铝镁钢制边框最大的生产基地,为嘉峪关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上海英斯特集团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沈伟文的闪亮回答更照见了传统产业向新而攀的光明前景。
再看签约金额高达208.4亿元的28个新能源及装备制造产业链项目。208.4亿元,一个类目竟占据了本次兰洽会重点项目签约金额的30%以上。签约如此大的比重,正是基于对嘉峪关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的深刻洞察。
“新能源产业链要重点招引电池、组件、光伏玻璃等装备制造企业和下游消纳企业。”沿此方向,大唐新能源100MW风力发电、浙江南都电源动力150MW/600MWh独立储能电站顺利签约。
外观大势,内审市情。于时间的交汇点,嘉峪关更能感知战略抉择的方向性,更能体会顺应潮流的加速度。
“朝着打造具有较强区域竞争力的钢都、核都、铝都、电都‘四都’迈进,嘉峪关高质量发展的步伐才会愈发铿锵有力。”
签约仪式上,汇丰公司脱硫剂合作项目、欧迈蒂年产5万吨铝板带加工项目、博丰高新材料年产4万吨铝型材建设项目、甘肃弘业核科研保障项目、中核龙安科研平台建设项目齐刷刷签约,从中我们不难读出嘉峪关审时度势、主动作为的深谋远虑。
行程万里,不忘初心;守正创新,笃行致远。因势利导布局产业,把握重点调整方向,向新而行、追赶超越的嘉峪关,必将在高质量发展的壮阔征程中高扬创业之城的澎湃动能、活力之城的创新基因、魅力之城的时代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