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全方位推动重点产业延链补链强链
近年来,我市把加快发展钢、铝、核、新能源、通道物流、文旅等产业作为主攻方向,加快构建具有嘉峪关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以“钢铁及装备制造、电解铝及铝制品加工”2条千亿级产业链和“核技术应用及装备制造、新能源及装备制造、通道物流、文旅融合创新”4条百亿级产业链为重点,不断优化产业链、供应链布局,全方位推动重点产业延链补链强链。
聚焦政策机遇重谋划,把握重大项目“定盘星”。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谋项争资工作,多次专题部署、高位强势推动。认真落实“自上而下”精神,组织各相关部门学习研究,及时传达国家“两重”建设精神,以国家精神作为重大项目建设的“定盘星”,确保重大项目建设不偏、决策有据,更好发挥重大项目对项目建设的指引作用。聚焦国家重点投向领域,深研国家超长期特别国债、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等最新投资政策,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精心谋划储备一批利当前、惠长远的重点项目,对照重点任务和支持领域,切实落实国家部署要求,梳理储备国家层面考虑推进的重大项目,储备“两重”超长期特别国债项目27个、总投资145.8亿元,“双新”项目46个,总投资85.6亿元,为夯实发展后劲提供有力支撑。
紧盯目标任务抓调度,跑出项目建设“加速度”。针对全市政府投资、产业投资、房地产投资等三个计划清单项目,全力以赴抓调度推进,千方百计促有效投资,推动项目建设质效并进。建立机制统筹抓,建立重大项目、政府投资项目专班协调机制,实行周调度、月统计、季考核,形成清单管理、领导包抓、分类推进、定期调度的工作合力,重点协调推进9个省列重大项目和117个全省重点投资项目按计划推进。梯次推进分类抓,充分发挥项目建设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作用,利用信息化手段精准调度、分析研判、有效推进。督促续建项目“领跑增效”,全力抢工期、赶进度,尽可能形成更多实物工程量;新建项目“提速冲刺”,针对存在问题逐条逐项攻坚解决,推动项目早开工、快推进,全力补齐目标差距。强化调度大力抓,每月召开项目推进会,赴重点项目现场逐一对接、掌握情况、深挖潜力,逐个项目审核报统、指导入库,切实提高报统质量、应统尽统。
落实要素优保障,筑牢项目服务“全链条”。全面落实项目建设全链条服务保障工作,落实多部门、全链条项目要素保障,确保已到位国家、省级资金的项目尽快开工发挥效益。相关部门协同办理形成合力,加快办理项目前期手续,重点关注项目招投标、开工建设、资金使用等各环节,确保项目有序推进、资金规范使用。积极推行容缺受理、告知承诺、区域评估等审批服务,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在资金、用地、能耗、市政配套、重大协调服务等方面优先保障重大项目。